新年至今,國際股市給了許多震撼彈,而恐慌感,似乎已經開始啟程,若以
恐懼感消失為屏東,那個現在南下列車似乎開到了台中,極度恐慌似乎就要
傾巢而出。
2015年規劃反彈8800附近在11月達成,卻沒能稍作休息之後續漲扭轉多空。
進而往下確認了11月的高點為B波高點,
接下來走C波(或不成功走與7200的雙腳)。哪個機率大?已經不知道,
把握度也低,這個把握度低其來有自........
2016年黑天鵝傾巢而出,儘管2005年美國升息前的修正後,開始走長多,
但有一點很重要。當時的原油,並非像目前無盡頭的下跌。
這會造成新興國家把通膨放諸腦後,無盡的量化寬鬆。
美國此次升息之路前戲做得非常足......以至於這個趨勢(美元漲原物料跌),
因為緩跌到現在的加速跌,整個幅度更大。2016的黑天鵝擔心的大多是
對岸的狀況。
人民幣的貶值造成各金融商品的大波動,企業的美元負債也飆升。
而人民幣與石油又像好朋友,石油跌,人幣更敢跌,這一跌,商品價格變貴,
大陸需求降低.......因為大陸需求降低.....原油價格又疲弱,走向通縮........
(唯一欣慰的是美國消費力道會上升)
通縮此字眼一出,就聯想到1930年的大蕭條..........報章雜誌總是這樣說的,
1930的大蕭條一走就是10~20年。
但真是如此嗎?
去年一位朋友語重心長地告訴我,他非常擔憂台灣現況。
而股市也如他所言持續修正,這影響到自己的心情了嗎?
當然是!!!
但來看看這個股市的大魔王,1930的通縮時代。下圖看到,1930-1932年,
空頭走了兩年(算長了)。
但還是保持著空頭時間短,多頭時間長的特性。
1930年被認為是長空只是股市一直被壓抑著沒有大漲。
半價值投資與中長期投資(我不認為自己為價值投資或長期投資),不怕盤整......
要注意的是......1940-1942年的二次世界大戰,是否才是當時景氣能復甦
的原因之一(有破壞才有建設)。
回到自己的投資上,最近在思考一件事情。
在此階段的恐懼,高持股是否恰當??
果然是真的恐懼了,才會問自己啊....
假設現在的總資產是A,持股為0.8A,已佔了8成,加上通縮與黑天鵝字眼,
再跌下去能買進的原因為何??
想了許久告訴自己,也問問自己,以後的總資產是A?2A?還是10A?
已中值來算好了,0.8A/5A=0.16....
也就是20-25年靠薪水來生活的結果,也不敢再買股票,持股是1成6......
那麼是下跌把握時機重要,還是持股成數重要,我有了答案...
但,還是害怕,半價值投資最怕的就是失去了防守利器(股息發放)。
那麼什麼會造成股息發放變少?就是獲利......
本益比也許會因為通縮或是市場整體對本益比的修正而下降....
但獲利不變,股息應該要維持.....
因此最後結論就是,持續買進+更精確看到營收獲利確實維持成長才分批買進。
上週五美股跌,週一綠色開始執政,種種變數,都有利於空方,
持續在這種逆浪中,穩住自己的航線吧。